新闻动态

双十一“狂欢”之后,可降解绿色包装材料前景一片大好

双十一”扫货“狂欢”之后,接踵而至的是快递大潮。据国家邮政局预测,今年“双十一”期间将产生超过15亿件包裹,同比增长35%以上,包装的后续处理面临很大压力。

满大街待取货物堆积如山,走道上数十名工作人员正忙着分拣货物装进2000多个“近邻宝”智能快件箱里,来取件的学生络绎不绝,场面十分壮观。停在路边卸货的顺丰快递员表示,最近业务量是平时的3到4倍。

如果按业内每个包装箱0.2公斤的通常标准保守估算,今年“双十一”期间15亿件快递,将至少产生超过30万吨的垃圾。

在北京市西城区某居民小区,尽管楼下放着一排分类垃圾箱,但旁边却堆满了包装垃圾。环卫工谢阿姨说,这几天清理快递包装花的时间最多,“有的业主拿到快递后,一边走一边拆,包装袋也是边走边扔,到处都是”。

北京市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清洁焚烧中心运行部副经理王士说,本来设计日处理能力为18000吨,而这段时间,每日进场的垃圾均超过2000吨。其中,纸板、塑料袋、气泡垫、编织袋等数量有明显增加。

除了数量激增,快递垃圾分类不到位,也给处理带来难度。“包装中用的很多胶带、塑料泡沫,在焚烧炉中燃烧产生的黑胶会对炉壁有影响,增加清理成本。”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管理中心党总支书记郭团会说。一个包装至少可分出3-4类垃圾。现阶段如果实在分不了,纸箱一定要分出来。据不完全统计,每天朝阳区收过来的纸箱,占全部生活垃圾的15%。每年由快递包裹带来的包装废弃物达到百万吨,很多都是直接送垃圾场焚烧或填埋,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压力很大。

一些电商物流企业“双十一”前推出共享快递盒、循环包装袋等,但实际效果有限。驿站每天进出的快递达上千件,业务量估计增长到平常的2.5倍,产生的纸箱量极为可观。菜鸟物流在全球启用20个“绿仓”,使用免胶带的快递箱和可降解的快递袋,并且开展快递纸箱回收行动。此外,京东配送采用循环包装袋、可折叠保温周转箱等方法,减少泡沫箱、纸箱、冰袋的使用。苏宁则投放了5万个共享快递盒。

环保部等十部门在“双十一”前联合发布的《关于协同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中国可降解的绿色包装材料应用比例将提高到5%,平均每件快递包装耗材减少10%以上。快递量每年都在快速上涨,对环境产生影响更大,这就需要推广生物降解的绿色包装。

绿色包装材料

绿色包装材料就是我们在生产、制造、使用和回收的包装物中,对人体健康无害,对生态环境有良好保护作用和回收再用的包装物料。要广泛采用绿色包装,发展绿色包装,就需要人们正确选择包装材料。因此,绿色包装实质上就是包装材料的绿色化。所谓绿色包装材料(green packaging material)是指在生产、使用、报废及回收处理再利用过程中,能节约资源和能源,废弃后能够迅速自然降解或再利用,不会破坏生态平衡,而且来源广泛、耗能低,易回收且再生循环利用率高的材料或材料制品。目前人们常见的绿色包装材料大致有可降解塑料和天然生物分子材料类等。

可降解包装材料

可降解塑料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物(如淀粉、改性淀粉或其他维生素、光敏剂、生物降解剂等),使其稳定性下降,易在自然环境中降解的塑料。合成的可降解包装材料能够被赋予和传统包装材料相近的性能,而且,可降解包装的广泛应用,昭示着它替代当前包装材料的巨大潜力。可降解包装的发展前景广阔,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各种类型的可降解包装材料的性能特点、降解机理、加工工艺及应用。 按降解机理分类,主要可分为生物降解塑料、光降解塑料、光/生物双降解塑料、水降解塑料。

绿色包装材料中可降解包装材料包含以下三种:

1,光降解塑料;是在光的作用下发生降解,分合成型和添加型两类。合成型光解,是在聚合物合成过程中引入一些低能易断开的弱链,或接上一些见光分解的感光基因和转移的原子,这样遇到光的作用就会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导致聚合物大分子的降解,其长链断裂为易被微生物吞食的小分子碎片。而添加型光降解,是在塑料的配料中加入一定量的光敏剂,遇到光的作用同样发生降解,方法较为简单,成本也比较低。

2,生物降解塑料。是在细菌,霉菌各种微生物的作用下发生降解。因材料内部结构或成分存在能被普通微生物分解的因素,当包装废弃物后,在自然环境中经微生物的吞噬,吸收而分解成小分子型和参和型。参合型生物降解塑料,是在塑料中参合一定量的淀粉,天然秸秆,稻草,果壳等具有生物降解性的物质。经过形成一定生物降解性的包装制品。

3,复合降解塑料;是在光,生物共同作用下发生降解。在塑料中加入生物降解淀粉,可控降解光敏剂及自动氧化剂等物质,是塑料经使用后性能下降,并定时分裂成碎片,此后在经微生物作用和自动氧化剂的反应,塑料将迅速分解。

可降解塑料的发展趋势

一、开发复合型可降解塑料,在配方中采用高比例的低廉材料生产高性能符合要求的可降解材料,以解决可降解材料成本偏高的问题。

二、将可降解塑料的应用重点放在不便回收或回收成本较高的包装制品上。

三、利用纤维素、淀粉、甲壳素等天然高分子材料为原料开发完全生物降解塑料。

四、利用简单实用的操作工艺路线,低成本的生产过程装备,使可降解塑料实现工业化生产,形成产业链,扩大产品品种、拓展适用范围。